最新消息
押出模具的AI进化:从传统模具到自动模具
2024.12.30

押出生产线中的关键零组件非押出模具莫属,经过产线前段的融溶、混练程序后,塑料被挤出模具内后形成所需的产品宽度与厚度,塑料出模具后再经过定形,押出模具肩负如此重要的功能,当模具应用生产高精密的产品时,比如:光学板、膜,食品用薄膜或淋膜,医疗与电子用品等, 押出模具除了需要经过高精密加工处理之外,为了让产品质量更能稳定控制,行之有年的自动模具在近几年的需求,有显著的成长。

 

何谓自动模具?

自动模具简单来说,就是用自动控制系统取代传统押出模具调整模唇开口的机构,让模具在生产过程中,达到更细致的厚度调整,兼具提升产品质量(厚度更加均匀)、节省原料损耗以及降低生产成本等优势。


 自动模具就是用自动控制系统(图右),取代传统押出模具用螺丝(图左)调整模唇的机构


传统模具和自动模具的差异

常见的传统押出模具,透过手动调整螺栓方式来调整模唇开口,进而控制产品厚度,不过这样的操作方式有几个局限性:

 

1.  精细度不够。模唇调整螺栓是透过螺纹的间隙做为调整行程的依据,但如果遇到要调整的行程小于螺纹间隙,就难以计算精准度。

    比如:以差速螺丝来说,每一转的调整量为0.5mm,如果要调整0.25mm时,就很难去精准控制。


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传统押出模具利用螺纹间隙确认调整的行程。

 


延伸阅读:押出模具模唇开口调整三大密技

 

 

2.  人为操作的差异度。由于螺栓为手动式调整,因此不同人员操作时,会出现不同调整手法产生的误差现象,如果是在非生产过程中调整,还能够以工具量测误差值来补正,但如果是在

    生产过程中调整,则无法透过工具逐一补正,极容易因为人为操作方式以及经验不同,产生更多的落差。

 

3.  响应时间过久。以实务来说,操作人员会利用工具或仪器量测宽度以及厚度,达到质量控管的目地,如果发现厚度数据不合格,就会进行模唇间距调整,调整完成后要等下一批产品再

    度检验,才能确定是否调整完成,这一来一往耗费的生产原料费用以及时间成本,都相当惊人。

 

    以上第二、三点遇到生产批号规格不同时,可能会耗费更多的调整时间以及调整过程中的原料耗损。

 

4.  在线调整不易。生产过程中有可能因为产线结构设计的关系,致使操作人员难以调整螺丝,加上无法评估需要调整时间长短,在高温生产的状态下,操作人员来说,有高风险疑虑。

 

而自动模具搭配回馈式测厚仪运作,透过测厚系统在线量测的实时厚度数据,自动螺栓能够依照生产数据即刻调整模唇开口,每次调整行程可准确控制在0.25mm,控制产品厚度在更精准细微的公差范围内,调整的响应时间以及反复确认调整是否完成的时间,也远比使用传统模具产线来的快许多,进而减少生产原料耗损以及生产时间,而且也没有人员在线调整的安全疑虑。

 

 自动模具(图左) 搭配回馈式测厚仪(图右)运作,自动螺栓调整行程可以精准控制。

 

自动模具如何运作

自动控制系统包含硬件以及软件两部分,硬件就是指安装于押出模具,用来取代传统调整螺丝的机构,市场上有几种不同的机构设计,其最大的差异点在于驱动螺栓调整模唇间距的方式不同,有气动式、加热式(电热管)以及机械式 (微型马达),三种驱动方式各有其独特点,也都被应用在押出或是涂布产在线,端看产线需求选择适合的自动控制螺栓。

 

自动调整螺栓有不同驱动方式,气动式、电热式(电热管,左图)以及机械式(微型马达,右图)

 

气动式采用空气压力来控制螺栓驱动,而加热的驱动方式,则是运用热胀冷缩的自然物理原理,透过控制电热管方式达成恒定温度来驱动螺栓,而机械式则是透过机械结构的设计,透过控制微型马达的输出量来驱动螺栓。

 

自动控制器的软件控制程序部分,虽然每家厂商写的程序不尽相同,但现今多半都有其共同点,如:

1.  能够与各厂牌型号的测厚仪通讯格式连接,以利取得及时量测数据。

2.  操作接口清楚简单,能够让操作者轻易上手。

3.  系统内部数据可以输出或串联,方便生产履历追踪。

 


 操作接口简单易懂,有助于操作者容易上手。

 

虽然自动模具在近几年因为全球性大缺工影响,让更多生产厂考虑使用自动化设备来降低生产成本,同时也能稳定甚至提高产品质量,然而要从传统产线升级到自动产线,初期的确需要投入较高的成本,这也是让许多人在决定是否投入前观望的主因,另一个会让生产者担心的就是能否找到适合的供货商,不仅仅能够提供优质的硬设备,还能够协助自动模具系统导入时遇到的相关技术支持,这也是客户经常担忧的疑虑。

 

押出模具的AI进化自动模具

这些担忧的过程对于生产光学膜为主的M公司来说,是再熟悉也不过的经历。M公司在疫情期间如同多数公司一样受到冲击,疫情过后没有迎来市场复苏的荣景,反而是市场一片混乱的局面,许多参疵不良的产品在市场上用低价扰乱秩序,对于向来以质量为主要要求的M公司来说,为了巩固市场,于是投入资金提升产线,以自动模具以及侧厚系统取代原本的传统模具,改良完成后很快地就能稳定生产,对于原本产线操作人员来说,系统导入时难免不适应,但因为操作容易上手,经过教育训练与磨合期,不仅快速上手,还大幅降低先前的工作负荷,也能快速弥补先前的生产缺口。

 

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自动模具系统导入初期投资成本虽然较高,但因为容易操作以及精准度良好,为使用者带来可观的长期效益。

 

当越来越多人讨论AI(人工智能)会逐渐取代部分人力工作时,自动模具也像是押出模具界里的AI,透过软硬件的系统运作,能够解决押出产在线模具控制的问题,虽然无法完全取代操作人工,但却能协助操作人员有效提高生产力,降低不必要的生产成本,如果AI是未来必然的趋势,那么自动模具就必然成为想抢进更多市场的最佳利器。